一朵云南鲜花从花田到一线城市上海的花艺沙龙活动,仅需72小时即可完成交易。驱动云南鲜花交易模式变革的核心力量之一,是一家在云南深耕16年的鲜花交易企业——珍情花卉。
作为中国最早探索“互联网+鲜花”模式的开拓者,珍情花卉不仅见证了云南鲜花产业的崛起,更凭借技术驱动,持续重新定义花农与花商的交易方式,成为推动鲜花行业降本增效的领航者之一。
十六年深耕:从“个体户”到“行业枢纽”
2008年,创始人代龙兵先生在斗南花市踏上创业之路,以个体代购服务搭建起花农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当时,传统鲜花交易链条长达3-4级,从花农经过产地、销地的多级批发商再到花店,花农利润被严重挤压,而花店采购价高达产地价的3-4倍。代龙兵先生以个体代购身份穿梭其中,亲历层层加价与品质纠纷后,他想要创立一个能够解决供需两端痛点的去中间商的鲜花直供平台。凭借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他率先将互联网工具引入传统交易:2010年,通过QQ积累了首批客户;2012年,借助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2015至2018年间,自主研发线上商城,实现花农与花店的直接交易,构建起线上闭环交易体系,大幅降低了花店采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极大地提升了鲜花交易的效率与便捷性。
历经16年发展,珍情花卉已成长为云南头部鲜花供应链平台,服务全国超50万家花店,日均交易鲜切花超200万枝。其背后是由60余家自营集货站、150辆冷链物流车组成的庞大供应链网络。如今,从鲜花采摘到发货最快只需6小时,损耗率较传统模式降低30%以上。
新模式革新:“零”距离撮合,重构行业信任链条
平台模式发展至今,新的行业问题又出现了:搭建鲜花交易平台的门槛随着互联网基础的发展日益降低,不少外行人纷纷入场,随意搭建平台引导花农和花商交易。这导致行业再次出现类似传统批发模式下花农、花商利益难以保障的情况。
2025年3月,珍情花卉正式推出“零”距离撮合新模式,再次迭代并将重塑整个鲜花交易产业链。何为“零”距离撮合模式,指的是花农在珍情花卉平台上架产品后,完全自主的定价权,而另一端的花商、花店进入平台之后,看到的购买价就是花农上架的定价。珍情平台不加一分钱,同时也可以让花农和花商“零”距离、“面对面”接触。
与新模式推出前相比,“零”距离撮合模式实现了以下几大改变:
实时通讯功能:花农与花商可通过平台直接进行电话联系或在线沟通,无需客服介入撮合。
自主定价与交易:订单模式转变为“供需直连”,花店按需采购,价格透明无中间加价。花农定价即为花店采购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零中间商差价”的透明交易。
运营角色的转变:新模式推出前,花农和花商通过线上商城交易,仍需平台运营团队全程参与订单处理、纠纷调解等交易流程,职能侧重于交易管理。而在“零”距离撮合新模式下,运营角色转变为辅助服务,更加注重为花农提供市场行情分析,为花店推荐优质货源,以及处理复杂的售后问题。
这一“零”距离撮合新模式被业内誉为“鲜花界的C2M革命”,真正达成了“花农多卖钱,花店少花钱”的双赢目标。花农和花商在珍情花卉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长期积累的品牌实力及认可:鲜花行业内花农和花商之间的信任度较低,而多年来,珍情花卉深耕云南鲜花行业,凭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花农、花商与之合作,积累了强大的信任背书。消费者在选择平台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有历史沉淀和良好口碑的品牌,16年的经营历程证明了珍情花卉在应对市场变化、解决行业难题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为其推行0加价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让各方相信其有实力在不加价的情况下维持业务运转并保障各方利益。
高效地满足双方需求:珍情花卉新模式进一步地解决了花农与客户之间信任度低的问题。很多花农担心私下交易鲜花发出去收不到款,而通过珍情平台进行担保交易,花农能够安心交易。同时,平台集合大量花商客户需求,能帮助花农多卖花,拓宽销售渠道,这满足了花农在交易安全和销售增长方面的诉求,使得花农愿意参与到这种新模式中来,为0加价模式提供了供给端的支持。另一方面,珍情花卉平台能够满足花商及花店多品种小批量的采购需求,避免了联系多个单一品种花农的繁琐操作以及由此带来的高供应链成本。此外,通过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精准推送花材,更好地满足花商和花店的需求。这些都解决了花商在采购过程中的痛点,使得花商愿意接受0加价模式,为新模式提供了需求端的保障。
物流成本优势:凭借每天数万单量,珍情花卉跟物流快递公司有强大的议价权,能够获得更低的运费。物流成本在鲜花销售成本中占比较大,通过降低物流成本,使得在0加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业务的盈利性和可持续性。
企业社会责任与使命:珍情花卉深耕云南鲜花16载,在商业成就之外,珍情花卉始终践行“链接花农,服务花商”的使命。其价值已从最初单纯注重效益,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价值。通过让花农多卖花、花店买花少花钱,惠及更多的消费者,最终实现让云花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即使在眼前利润减少的情况下,从长远来看,也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获得更多收益,沉淀属于企业的一份品牌资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