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经12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建设,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深化全民阅读,全国各地也在不断完善以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为代表的全民阅读设施,致力阅读下沉,系列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面临数字化时代更加多元、复杂的大众阅读需求和服务场景要求,实体图书馆布局时空限制大、建设成本高、等待周期长等局限性,逐步显露出来。
这些年各地在推进全民阅读计划过程中,由于认知惯性与路径依赖,重实体馆舍建设、轻数字服务投入的现象普遍,忽视了全民阅读的本质需求是重构人与知识的关系,而非人与空间的关系,单纯堆砌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从诸多方面来说,难以支撑步入下一阶段的全民阅读的深入展开。
其一,当前大力建设实体图书馆,空间资源与真实需求严重错配。一二线城市公共图书馆日均人流量超万人次,半数以上入馆者仅使用自习室,因图书馆自习室爆满,一位难求,还催生了付费自习室的新商业需求。县级图书馆则存在“馆藏少、经费少、读者少”的空壳化现象,多数已经沦为地方建筑盆景。一味建馆增舍,依靠空间配置解决大众的复杂需求,因地制宜难度大,也难以切实保障全民阅读目标的推进。
其二,存在本末倒置问题,实体模式的投入资金超八成用于空间建设,以及硬件维护、人员薪资等固定运营支出,书籍购置经费占比反而极低。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该馆投资4.9亿元建成,2021年省级财政划拨四川省图书馆 8589.27 万元,免费开放运行经费2565.04 万元。纸质文献购置经费 950 万元,数字馆藏购置经费 350 万元。书籍购置之外费用占据89.6%。实体模式的经费使用结构固化,维持日常运营的资金需求极大,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数以千计,以此推行全民阅读的负担可想而知。
其三,大众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空间依赖性降低。根据《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3%,且有36.3%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现代人多受困于工作、忙于生活,对阅读便捷性需求不断加大,要求人们在固定形态空间,以固定方式进行阅读,与大多数人的生活结合不紧密,难以持续。
当前全民阅读活动已经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阅读显然更符合全民获取知识的需求,应该多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将阅读结合到大众的生活场景里,才能真正吸引广大人民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数字阅读”深入推动全民阅读,可以提升全民阅读覆盖效率与质量。
1、降低建设门槛,加速全民服务网络覆盖
数字阅读以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载体,首先,无需建设实体场馆,极大压缩传统图书馆的场地、人力与维护成本,投入成本低,落地速度快;其次,数字资源易整合,能打破地域与群体限制,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用户需求,动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使全民阅读推广更高效集约,快速缩小城乡文化服务差距。
2、全面渗透生活场景,激活大众阅读兴趣
数字阅读无需重构社会系统,可灵活依附现有生活场景。例如,在地铁通勤场景中设置电子书架,用户扫码即可借阅电子书,后台自动归还,将“赶路时间”转化为“阅读窗口”。这种轻量化、无感化渗透模式,既避免大规模基建投入,又利用高频生活动线(如通勤、排队)自然触达用户,借助现有社会网络实现低成本传播,让阅读如“病毒”般融入日常,提升全民参与便捷性。
3、消解获取知识的心理门槛,重塑阅读文化
数字阅读可以通过共读互动、主题榜单、听书慕课等多样化形式开展学习,构建轻松参与的文化生态,使知识从“庙堂”走入“市井”,破除神圣性。当阅读与追剧、购物一样成为生活常态,大众心理门槛自然会消解,高冷文化符号转化为日常精神补给,推动全民阅读也将从被动推广转向主动需求。
现阶段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更应该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构建现代智慧图书馆体系,以此铺设新型全民阅读云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全方位、多层次覆盖服务不同阅读人群,如此才是实现全民阅读的有效发展手段。
对此,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提出了新型全民阅读云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聚焦全民数字化阅读,从顶层设计出发,在全国各省市范围内规划建设新型全民阅读云基础设施,根据不同场景需求,分类构建党建云书馆平台、社区邻里书香平台、校园云书馆平台、企业云书馆平台、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公共云图书馆平台,迅速建成覆盖机关、社区、企业、学校、乡村、公共六大领域的全民阅读云基础服务网络体系。
构建全民阅读云基础服务网络体系,在深化全民阅读方面的优势是显著的。首先,在落地实施上可执行性更高,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大幅节省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其次,在阅读使用上可以立体化覆盖不同阅读人群、应用场景,尤其云基础设施终端的云书馆不受地理位置与运营时间限制,可以深入社区农村及偏远地区;再者,相较纸质书阅读,电子书更为绿色环保,也符合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等战略目标。不仅如此,新型全民阅读云基础设施还对数字阅读进行了再升级,实现了数字图书发行模式、借阅模式以及众筹捐赠等技术创新,使全民数字阅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领域,可以进一步树立全民阅读标杆和典范。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也强调了国家鼓励促进全民阅读的新技术、新载体、新设施等的开发与应用,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推广相结合,扩大阅读活动覆盖面,提升影响力。
新型全民阅读云基建降低了普及全民阅读的门槛,为全民数字阅读的内容生产、阅读体验和场景应用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运用云基础设施广覆盖、强渗透的数字优势,能真正切实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贴合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