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晚,中国黄金勘探开采领域的潜力新星潼关黄金(00340.HK)发布公告,公司近期与全球矿业巨头紫金矿业(2899.HK/601899.SH)达成两项重磅合作——定向配售新股及金属流交易协议,标志着公司发展迈入战略级资源整合的新阶段。
来源:公司公告
紫金矿业作为中国市值最高、全球化布局最广的综合性矿业集团,其投资决策素以严谨著称,尤其注重标的公司的资源禀赋、运营效率及管理团队实力。此次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紫金金属对潼关黄金进行股权配售及金属流融资,充分体现对潼关黄金的核心资产价值、技术能力及管理层的深度认可。
一、战略合作背景:紫金矿业背书下的资源协同
通常情况下,紫金矿业这类行业巨擘在入股某一企业前,必然是已完成对潼关黄金旗下金矿的全面尽调,涵盖资源储量核实、采矿技术评估及财务模型测算等关键环节。潼关黄金旗下甘肃省北东金矿拥有两处采矿权及三处探矿权,总面积超70平方公里,资源潜力巨大。紫金的尽调结论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资本注入,表明其对潼关黄金现有资源经济性及未来扩产潜力的信心,是对潼关黄金资源储量与经营能力的双重验证。
紫金矿业以“国际化、项目大型化、资产证券化”战略闻名,其入股后有望通过技术输出、管理经验共享及供应链整合,助力提升潼关黄金的运营效率,在这方面也是完全可以憧憬。参考紫金此前入股万国黄金集团(3939.HK)、招金矿业(1818.HK)及西藏巨龙铜业等案例,被投企业往往在成本控制、资源开发进度及ESG治理等方面实现显著优化。
市场对紫金战略入股的价值发现能力已有充分验证。以万国黄金集团(3939.HK)为例:早在2024年6月份之前,万国的简称还是“万国国际矿业”。2021年,万国黄金集团通过定向配售股份引入了深交所上市的恒邦股份(002237.SZ),万国黄金也加大了在黄金领域的投入,但由于恒邦的体量带来的影响和助力毕竟有限,万国黄金的资本市场反馈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时间来到2023年4月,彼时万国的股价依旧徘徊在1.5港元附近。
一直到2024年9月,紫金矿业通过定增入股万国黄金后,其股价在一路上涨。2025年2月21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最新季检结果,万国黄金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股价上涨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把万国推进了港股通,这代表来自内地的庞大资金可以直接购买公司股票。截至2025年3月,万国黄金股价最高超过18港元,和当初的1.5港元相比涨幅超过十倍!复盘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紫金介入后资源的整合、金矿产量持续爬坡;依托紫金信用背书,市场对公司后续的融资间接提供了便利等诸多利好。
二、股权配售解析:折价背后的战略深意
根据潼关黄金公告,紫金矿业以每股0.69港元认购1.68亿股,占扩大后股本约3.82%,总对价约1.16亿港元。此次配售虽较公告前收盘价(0.86港元)折让19.8%,但其定价逻辑与战略意义远超短期价差:
长期资源卡位,锁定优质资产份额。紫金以折价参与配售,本质是对潼关黄金资源价值的长期看好。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全球矿业巨头加速抢占稀缺资源,潼关黄金的甘肃金矿作为高品位、低成本的成熟资产,符合紫金“聚焦金铜”的战略方向。股权绑定为后续资源协同(如联合勘探、冶炼合作)提供基础。
资金用途明确,产能释放可期。潼关黄金发行认购股份所得净额约2.25亿港元,配售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金矿生产线建设(8000万港元)、矿山钻探(5000万港元)、采矿点兴建宿舍及相关设施(2000万港元)及绿色矿山升级(1300万港元),余下所得款项用作补充集团的营运资金。项目落地后,潼关黄金将完成处理量450吨/日的金矿生产线,直接驱动未来几年的产量增长。
3. 股权结构优化,流动性边际改善。本次拟向高烨新加坡环球投资有限公司(于大中华地区从事私募股权及二级市场的股票及债券投资)及紫金金属有限公司(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分别发行约1.59亿股及1.68亿股认购股份。配售完成后,紫金金属、高烨新加坡环球分别成为潼关黄金第五、六大股东,紫金持股比例达3.82%。紫金的品牌溢价及长期资金入驻,将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改善公司流动性折价现状。参考2022年紫金入股招金矿业、2024年入股万国黄金集团后的表现,市场对“紫金系”标的的价值重估逻辑清晰。
三、金属流交易:创新融资模式打开成长天花板
除股权合作外,潼关黄金与紫金矿业签署的金属流协议(预付款2500万美元)更具里程碑意义。该交易通过“预售未来黄金产量”实现低成本融资,这一创新工具兼具兼具战略与财务双重价值,堪称资本运作的教科书级案例。
根据协议,双方通过风险共担机制,绑定了长期利益。紫金预付2500万美元后,潼关黄金需在9年内分阶段交付总计422公斤黄金。若实际产量超预期(年产量超2.5吨),紫金还可额外获得1%的超额黄金。此结构将双方利益深度绑定:紫金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潼关则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且无需承担利息成本。
与传统债权融资相比,该类融资模式十分创新,对优化潼关的资本结构起到重要作用。金属流交易不增加资产负债率,避免股权稀释,尤其适合矿业公司周期性强的特点。潼关黄金通过此次交易,不仅获得低成本资金用于产能扩张,更为未来可能的海外并购(如中亚、非洲等黄金重要产区)探索出可复制的融资路径。
此外,金属流协议隐含对潼关黄金未来9年黄金产量的约束性承诺,虽然公告指出条款清单不具法律約束力,但若非对公司资源储量及运营能力高度信任,紫金不会接受此类长期对赌条款。这一合作模式在A/H股矿业公司中较为罕见,进一步验证潼关黄金的资源稀缺性。
四、结语:价值洼地,成长拐点已至
从资本市场对于潼关黄金这次的资本运作来看,市场反馈十分积极,在本次公告后次日复牌(4月9日),当天股价盘中涨幅一度飙升18.60%,领涨黄金板块,收盘收涨16.28%,当前市值约40.7亿港元,对应市盈率TTM为19.23倍。较招金、山东黄金等同行折价明显,仍显著低于港股黄金板块平均估值水平,安全边际充足。随着紫金入股的资源协同效应释放,公司的产能释放确定性高。而随着金属流交易推进,不仅提供短期资金支持,更从资源开发、管理升级及融资创新等方面重塑公司长期价值,打开估值天花板。公司近一个月股价涨幅已经超过100%,与其说公司在复制万国黄金的价值重估路径,倒不如说潼关在创造属于自己的资本市场估值新范式。
更重要的是,随着甘肃金矿产能释放、成本优化及潜在并购项目的推进,叠加金价长期上行趋势(美联储降息周期+全球避险需求),潼关黄金有望在2025年进入业绩爆发期,成长确定性显著高于同业,当前已经形成资源+资金+管理三重共振的投资逻辑。对于投资者而言,读懂合作背后的战略深意,方能把握黄金产业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