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江阴银行(002807.SZ)在全景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办2024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会上,行长倪庆华先生、董事会秘书周晓堂先生、财务总监常惠娟女士、独立董事汪激清先生等高层领导就市场关注的诸多问题与投资者展开了深入交流。
2024年,江阴银行总资产规模达2002.32亿元,同比增长7.63%,规模体量再上新台阶;营业收入达39.62亿元,同比增长2.51%,归母净利润达20.37亿元,同比增长7.88%,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整体来看,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江阴银行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和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整体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整体经营质效双升 筑牢高质量发展底座
“2024年,本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下保持了稳健的经营态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增长,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财务总监常惠娟女士表示,“2024年,本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精准有效,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江阴银行资产规模总额达2002.32亿元,同比增长7.63%。其中,存款总额达1518.3亿元,贷款总额达1241.3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9.1%和7.6%,存贷款市场份额继续稳居江阴首位。
在经营效益方面,该行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62亿元,同比增长2.51%;归母净利润20.37亿元,同比增长7.88%,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盈利能力稳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该行经营业绩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其中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3.4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2%,实现首季良好开局。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佳水平;拨备覆盖率达369.32%,风险抵补能力保持高位;资本充足率达15.22%,较年初提升0.98个百分点,整体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常惠娟女士在会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江阴银行通过深化战略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强化风险管控等多措并举,存贷规模持续扩大,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实现“双降”,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五篇大文章” 深耕区域市场激发地区活力
在经营水平提升的同时,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江阴银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持续聚焦小微实体,以创新产品与精准服务畅通金融活水,打造更加开放、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务体系。
倪庆华先生在会上指出,2024年度,本行围绕“五篇大文章”,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取得了多方面突破。具体来看,在科技金融领域,该行积极融入“科创江阴”建设,设立专精特新快贷中心,创新推出“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贷”等科技金融产品,累计为超千户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超100亿元,覆盖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在绿色金融领域,该行通过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制定绿色信贷标准,围绕绿色项目、乡村振兴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本积极服务“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布局。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达34.15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
在普惠金融领域,江阴银行创新“三台六岗”机制,完善“银政、银担、银保担”分险体系,扎实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客户数突破9万户,有效扩大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
在养老金融领域,该行聚焦“十百千”工程,建成银龄关爱主题网点,构建“苏适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网点适老化改造,优化适老金融产品与远程服务体系,线上累计服务老年客户超4.26万笔,打造银发经济新生态。
在数字金融领域,该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建设科技信息中心,推进数字化转型2.0工程,优化智能风控、无纸化流程,拓展智慧菜场、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面向2025年,江阴银行表示,将继续紧扣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需要,深化业务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持续以稳健为基、以创新为翼、以普惠初心深耕本土经济,实现自身长期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