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嘉实的‘嘉’当做一个动词,时代很大的变化趋势就是要鼓励扶持、奖励那些进行生产型创新、脚踏实地创造价值的公司。如果把嘉实的‘嘉’当成一个形容词,指的就是那些好的实体经济的公司。”
3月24日,在嘉实基金2023投资策略峰会上,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对“嘉实”进行了全新诠释,这也与嘉实基金一直以来秉承的发展使命“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相得益彰。作为长期关注企业家精神和中国生产型创新的研究者,秦朔在此次峰会上结合今年经济复苏的机遇和挑战及自身调研观察,深度探讨了《经济复苏与产业机会》。
虽然今年经济复苏成普遍共识,但秦朔也客观审视了复苏背后的诸多挑战。如服务消费方面,虽然在上升,但是人们钱包里的钱和消费愿望还没有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强劲;房地产层面,虽然有点状的回暖,但是全局存在不确定性;外贸方面,欧美高通胀叠加跨境电商运费上涨,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不过秦朔也明确指出,从大周期来讲,中国还是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数量红利、劳工红利在下降,但是人才红利、科创红利、品质红利、品牌红利都在上升,而未来我相信原创和思想文化的软实力红利,也将慢慢拉开序幕。现在来看,你会觉得有N多的挑战,但是如果放眼长远的方向,中国核心的力量、动力并没有衰竭。”
近期出炉的一系列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稳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总排名第11,且实现连续第10年稳步上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年在科技、人才、创新方面的投入,秦朔认为未来自会体现出价值。现在很多产业已经出现了领跑世界级的现象。
对于中国经济的大逻辑,秦朔指出,已经从代工+地产+基建+间接融资为主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逐渐转变为科创+内需+直接融资驱动的生产性价值创新,要为社会进步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福利创造出正价值为主导。“老一代很多创业者,用中国工厂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制造的格局;新一代、年轻一代,可能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等工具在改变世界。”这也是可喜的变化。
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很多产业的光亮,比如制造的精益化、精神化,2B与2C产业龙头的综合优势、数字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科创方方面面的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新能源革命、医疗健康、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力量,还有国潮,以及国家意志在未来重要的作用。在秦朔看来,这些时代变化,意味着也许高歌猛进的时代结束,但是每一个百分点代表的增量依然可观,可能一些民营企业的高光时刻结束,但是价值创新的路径依然在打开,生产性创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而增产升值驱动的负债表扩张、投机、套利、寻租会慢慢弱化,对于利益相关方的兼顾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诚如某知名投资人所言“人生的当下都是博弈占主导,人生的远方都是基本面占主导”。秦朔坦言,真正拿得起、放得下、靠得住、走得久的价值和财富,一定跟基本面高度相关。在这样的时代,他建议每个人都需要认真反思和回观,同时需要面对未来去汲取新的力量、新的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面对未来更加适合的人。(陆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