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近期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聚焦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卓越企业培育等方向做了重点部署。同时多家创新药企日前公布了亮眼的业绩数据,并通过对外授权实现了国际化突破。
展望后市,银河证券认为医药行情将迎来持续性修复,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建议从短期和中长期确定性增长角度来选择标的,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在今年持续良好表现。
长盛基金研究部也分析预计,今年二季度医药生物板块或将呈现“创新驱动+进口替代”双主线格局。创新药领域,国际化BIC/FIC潜力品种成为焦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加速推进核心管线海外临床及商业化。传统药企通过创新转型与国际化出海提升估值,进口替代逻辑加速兑现,生命科学服务、高端医疗设备及耗材领域受益于供应链安全需求提升,国产厂商凭借技术突破和成本优势抢占进口市场份额。CXO行业逐步走出政策扰动,临床CRO受益于国内投融资回暖及海外订单复苏,前端研发服务弹性凸显。风险方面,需警惕关税政策反复、海外需求波动及创新药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带来的阶段性调整压力。整体来看,板块结构性机会明确,建议围绕创新药国际化、进口替代及盈利改善主线布局。
回顾全球医药投融资数据自2024年开始持续改善,至今已经持续一年的时间,部分公司的业绩拐点已经提前出现。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密集落地,尤其以商保制度完善和商保支付创新为重要标志,中国的创新药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长盛医疗行业基金经理郝征在一季报中指出,继续看好创新药以及创新药研发服务这一方向。但郝征也强调,相关公司短期涨幅过大,导致股价透支基本面过多的风险也需要关注。总体来看,郝征认为,医药行业进入到新一轮周期的起点,整体的政策环境趋暖、全市场医药行业配置比例不高,行业机会大于风险。
郝征管理的长盛医疗行业长期聚焦医药板块,今年一季度仍维持创新药+研发服务和部分化学制药为重点配置方向,在市场波动中也赢得了权威机构五星认可。从截至2025年一季末的基金评级报告看,长盛医疗行业同时荣获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以及晨星中国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郝征表示,未来该基金将持续在创新药和创新药上游产业链、化药、中药中深挖个股,积极寻找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