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关税等外部不确定性扰动,市场仍持续震荡走势,但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托底叠加估值等多重优势加持下,由科技创新所引领的中国资产向上重估的逻辑并未被改变。伴随我国资产尤其是科技类资产价值重估,前瞻布局相关细分领域的公募基金产品也水涨船高。其中信达澳亚基金旗下多只含“科”量较高的基金产品投资价值凸显,日益成为助力投资者把握科技崛起机遇的利器。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同获三年期五星评级的信澳新能源精选A(R4中高风险)、信澳星奕A(R3中风险),近1年同类排名分别位居前2%(61/3694)、前1%(18/3694)。(评级数据来源:海通证券三年、五年、十年综合系列基金评级,计算截止日期:2025.04.25,评级发布日:2025.04.28;业绩排名来源:海通证券,截至于2025年4月30日;二者同类指强股混合型。)这两只产品均由新能源领域投资能手李博执掌,目前其专注新能源整车、互联网垂类平台、新消费等投资方向。展望二季度,李博预计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恐慌将逐渐减少,而专注于国内市场消费 升级的公司将带来溢价;整车行业受新车周期刺激,高端国产品牌的增速依然明显跑赢行业; 在国内对冲刺激政策落地之后,国内新消费与高端消费的景气度将率先上调。
侧重AI+领域、消费电子、机械制造等投资方向的基金经理吴清宇,同时在管的信澳景气优选A(R3中风险)、信澳优势产业A(R3中风险)近1年同类排名分别位居前8%、5%(288/3694、167/3694)。(业绩排名来源:海通证券,截至于2025年4月30日;二者同类指强股混合型。)对于时下备受关注的AI赛道,吴清宇指出,更加看好与AI为主体的细分子领域:包括AI算力、服务器增量的环节以及AI的新硬件,以及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整个机器人产业链。
基金经理齐兴方所管理的信澳先进智造(R4中高风险)、信澳领先增长A(R3中风险),在2024年四季度重点布局周期处于右侧的数字芯片及AI端应用领域,加大电子、军工、机械等行业配置比例,两只产品近1年同类排名均位居前1%(9/894、20/3694);其中信澳先进智造同时获评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信澳领先增长A也荣获海通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评级数据来源:海通证券三年、五年、十年综合系列基金评级,计算截止日期:2025.04.25,评级发布日:2025.04.28;业绩排名来源:海通证券,截至于2025年4月30日,二者同类分别指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
此外,专注科技赛道的基金经理朱然重点布局半导体设备、材料和数字IC设计为主的自主可控板块,以及国产AI算力和AI应用等板块,其同时管理的信澳转型创新A(R4中高风险)、信澳汇智优选一年持有A(R3中风险)和信澳智选先锋一年持有A(R3中风险)近1年同类排名均位居前7%(57/894、247/3694、232/3694)。(业绩排名来源:海通证券,截至于2025年4月30日;三者同类分别指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强股混合型。)
在朱然看来,持续的关税冲突将是未来国内科技和制造产业发展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机会和风险并存。一方面,国内科技的自主可控是必然趋势,内需增长依然有较大空间。另一方面,国内的高端制造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日益提升,可以通过开发新兴市场和建设海外产能获得持续增长。当前阶段,朱然较为看好三方面的投资机会,首先是加速推进的科技自主可控板块,包括半导体IC设计,半导体制造和封测代工厂,以及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其次是处于景气上行趋势中的科技板块,包括国产AI算力和应用,军工,和机器人产业链;最后是超跌的非美出口产业链,得益于极低的美国市场敞口和提前布局的海外生产能力,实际关税风险较低,超跌后性价比很高。
风险提示:本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