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年4月17日——戴德梁行成功举办"商业地产的绿色·智造新实践"主题沙龙,汇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技术革新背景下,写字楼商办物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活动聚焦低碳生态构建与数智化转型协同发展,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思路。
戴德梁行广州公司总经理罗进良指出,当前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呈现"量增价调"态势:2025年一季度新增供应25.5万平方米推升总存量至692万平方米,空置率环比微升0.5个百分点至19.3%,租金环比下降4.8%至125.1元/平方米/月。未来三年,广州将迎来25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特别是琶洲、国际金融城项目将集中交付,为市场带来持续的竞争压力。同时,企业租户受效率优先、成本优化以及灵活性需求等因素的驱动,带装修办公空间的需求显著上升。带装修办公空间不仅能满足企业快速扩张需求,还能提供灵活的租赁方案,尤其受到中小型企业的青睐。对于写字楼物业而言,这是挑战,同时也是向绿色低碳、数智化运营发展的机遇。
戴德梁行华南区项目管理服务部主管潘育敏系统阐释ESG如何重构商业地产价值链。在国家“双碳”政策驱动下,绿色建筑认证、绿色租赁计划及能源管理体系已成为ESG实践的三大核心抓手。以戴德梁行可持续发展服务平台为例,其已成功助力20余个项目获得LEED、WELL以及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等,并通过GRESB(全球房地产及基建行业的ESG评估体系)咨询推动200多个物业实现ESG绩效提升。
潘育敏指出,ESG实践需贯穿资产全生命周期:在开发阶段,通过净零碳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如屋顶光伏、地源热泵等降低建筑隐含碳;在运营阶段,依托智能物联系统实时监测能耗数据;在租户管理环节,推行绿色租赁条款,明确能耗分摊机制与节能责任。以深圳某甲级写字楼为例,引入绿色租赁后楼宇整体碳强度显著降低。
针对成本顾虑,潘育敏结合政策协同提出解决方案:绿色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碳信托基金可覆盖部分改造成本,结合政府补贴,实现投资回收周期优化。
在政策协同方面,潘育敏强调了国资国企的示范效应,华润置地、万科等企业通过碳足迹核算与气候韧性规划,实现资产碳强度同比削减。未来,戴德梁行将继续以“全球化资源+本土化实践”双轮驱动,助力商业地产构建绿色竞争力新范式。
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中国区副总裁,市场拓展负责人张为舜强调WELL认证正从"建筑标准"升级为"健康生产力工具":通过空气/水质等107项健康指标认证的办公空间,可系统性提升员工健康水平与企业运营效率。IWBI研究院推出的Works with WELL产品授权计划,已建立覆盖建材、家具、设备的健康产品库,通过标准化认证体系实现供需精准匹配。2024年,IWBI通过"WELL EAT 集食行乐"、"WELL MOVEMENT 悦动健康"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健康生活方式的革新浪潮。其中,特别是"WELL EAT 集食行乐",已成功吸引150余家知名餐饮品牌参与,覆盖全国20座核心商业综合体,将健康饮食理念深深植入都市人群的日常生活。这些活动通过提供营养膳食指南、职场瑜伽等多元化、场景化的健康服务,持续为人们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活力,助力营造更加均衡、富有温度的办公与生活生态。其发起的WELL EAT集食行乐和WELL MOVEMENT健康计划,2024年已联动150+餐饮品牌在20个商业综合体落地,通过营养膳食指南和职场瑜伽等场景化服务,重塑健康办公生态。
ECOFLEX广州优智保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彦良表示当前办公空间的装修建造,应向数字设计、智能建造以及工业产品化方向升级。ECOFLEX优智装的所有构件均预先在设计施工一体化软件中建立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实现装配式精装修从设计、预算、生产、施工、维护及更新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相比材料加人工的传统建造方式,装配式装修犹如选汽车一样选配办公空间,每个功能空间都是一个产品模块,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模块组成理想的办公空间。同时,由于空间拆装灵活、改造简单,得以实现循环再用。通过产品灵活性让装修变成可增值资产,优化物业管理及提高楼宇租值,装配产品化办公空间更能助力商业地产ESG可持续发展策略,同时租户也减少了装修时间成本,获得健康低碳空间等实现多方共赢。